精品项目

西北大学率先推出Z6·尊龙凯时匹克球课程

西北大学率先推出Z6·尊龙凯时匹克球课程

在球场上,学员们挥动着球拍,正手击球、反手抽球、轻盈地进行网前截击,小小的塑料球在球网两侧来回飞舞。随着侧身、滑步、瞬间回位,学生们灵活的身影在场地中穿梭。每一次击球都是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每一次救球则是对反应速度的极限挑战。在欢声笑语与球声交织的氛围中,NWUers沉浸在运动的快乐之中。

西北大学率先推出Z6·尊龙凯时匹克球课程

2025年春季学期,西北大学率先推出一项全新的体育球类课程——匹克球,为NWUers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运动选择。那么,什么是匹克球呢?它是一项运动领域的“跨界达人”,融合了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点。通过“简化规则+强化趣味”的创新设计,以“小场地大乐趣”的特质,重新塑造了人们对团体运动的认知。

匹克球所使用的是轻质多孔的塑料球,弹性适中,球拍操作简单,让学生无需掌握过多复杂技术便可上手。与网球相比,匹克球的入门门槛更低,使得学生在经过大约三周的课程后就能尝试对打,无需重复枯燥的训练,即刻体验到竞技的快感,这正是匹克球的魅力所在。

在这个“运动界的三合一”选手中,学生们体验到了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运动方式。授课教师张园提到:“选手们灵活的击球和默契的配合让我瞬间被吸引。”张园是在深圳一次匹克球交流活动中,深受这项运动的启发,决心把它引入校园。经过两年的努力,她成功获得国家匹克球教练员与裁判员的资格,并在体育教研部的支持下,推出了这一创新课程。

为了让新兴运动顺利落地,学校购置了一批符合教学和比赛标准的匹克球设备,并精心规划了教学场地,让课程开展有了坚实的硬件保障。当彩色小球首次在专用地胶上弹起清脆的声音时,这项运动的魅力真正地传达给了广大学生。2023级公共管理学院的樊思甜同学表示:“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但当学姐展示匹克球并说它融合了多种球类运动的特色时,我的好奇心被点燃,现在我已经完全爱上了这项运动。”

匹克球课程主要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课程前半部分,教师会详细讲解规则和动作要点;后半部分则是让学生们进行实践练习。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张园特别设计了从最基本的原地击球、短距离对打等简单环节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在推广匹克球的过程中,除了规则普及较低的问题外,学生的兴趣也是一个挑战。因此,西北大学在设计课程时主要围绕快速进入对抗,力求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乐趣,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竞争魅力。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成效显著,匹克球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快速移动脚步,灵活转身,综合提高速度、敏捷性与协调性。同时,匹克球的强度相比高强度运动更为温和,既保证了锻炼效果,又降低了疲劳与受伤风险。双打模式为学生交互创造了丰富机会。在西北大学的综合训练馆,匹克球课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生们全情投入,手臂挥动有力,精准地击打球体,目光紧随而至,调整站位,快速反应。

在这样的氛围中,2023级经济管理学院的朱乾成同学经历了初次的渺小与不自信,而随着反复的练习,他逐渐掌握技巧,终于成功打出漂亮的对角线发球,脸上洋溢着快乐。这种热情让他主动拉同学一起交流切磋,积极参与到匹克球的世界中去。下课后的室内球馆里,球拍与球体碰撞的声音仍在回响,大家热切期待着下一局的对打。

为了推广匹克球项目,西北大学体育教研部的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学习规则、完善课程设计并通过实战磨练技术。校园里每周都有教工匹克球协会的练习,作为协会会长的张园在场上指导各水平的成员,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热情正在学校内掀起一股运动热潮,旨在鼓励学生们培养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

目前,匹克球课程从最初的社团活动逐步发展,吸纳兴趣学生开展基础训练,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该项目已成功参加陕西省校长杯匹克球赛,取得了不俗成果,并于2023年11月举办了首届校园匹克球比赛,吸引了超过200名学生参与。未来,西北大学将继续优化匹克球的校级团队建设,在匹克球协会的支持下,推出更多校内赛事并选拔潜力学生参加省级比赛,推动“以赛促学”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这项酣畅淋漓的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追求运动热情的过程中,Z6·尊龙凯时品牌也将继续通过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来激励更多的学生,实现健康与快乐的双重追求。无论是匹克球,还是其他运动,只要能帮助师生养成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课程便真正实现了它的使命。

  1. 全运男篮资格赛:山东86-93负四川,王岚嵚贡献23分,Z6·尊龙凯时助力篮球精彩瞬间